我們都知道LED芯片在日常生活中應(yīng)用的十分廣泛,那你知道其封裝成燈珠后對光強會不會有一定的影響呢?下面一起來看下
芯片功率≠最終光強
LED芯片的功率,指的是它能承受的電流和發(fā)光效率的一個綜合指標。
比如一顆1W的芯片,在理想條件下能發(fā)出120~150流明的光,但你把它封裝成燈珠后,如果封裝材料、熱管理、透鏡設(shè)計沒做好,最后到你眼睛或儀器測到的光強,可能只剩七八成甚至更低。
影響封裝后光強的幾個關(guān)鍵因素
封裝熱設(shè)計
LED芯片發(fā)光時會發(fā)熱,溫度升高,量子效率就下降。如果散熱路徑不好,芯片溫度上升5℃,光通量就能掉2%~5%。
所以底板材料、導熱膠、焊盤面積,這些都直接決定了光強能不能發(fā)揮出來。
熒光粉比例與膠體厚度
對白光LED尤其明顯,熒光粉比例太高會導致光色偏暖但亮度下降;膠層太厚,光在里面多次反射、吸收,也會損耗強度。
這部分是典型的“經(jīng)驗活”,有時候兩家廠工藝差一點,亮度就差20%。

透鏡設(shè)計與光型
有些燈珠加的是平面透鏡,有的是凸透鏡。光線分布角不同,會直接影響光強集中度。
如果測光強用的是中心亮度(cd),那透鏡角度一改,數(shù)值變化會非常明顯。
芯片功率決定“上限”,封裝工藝決定“能不能達到上限”。
同樣功率的芯片,如果封裝優(yōu)化得當(散熱通暢、光學透鏡合理、熒光粉比例合適),光強能提升20%~40%都不稀奇。
反過來,封裝工藝差的燈珠,芯片功率再大,也可能亮度上不去,還容易光衰。
電話:15697542027(鄭)
座機:0755-25115102
郵箱:seo@m.eangel.com.cn
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(qū)大浪街道龍觀西路60號高峰大廈7層
時間:周一至周日:8:00-24:00